殡葬新风

我国公墓生态葬发展趋势分析
日期:2024-05-15      来源:中国殡葬协会

  民政部等 9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民发〔2016〕21 号),是国家在殡葬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个专门性文件,节地生态葬的倡导和推广得到了全国各公墓单位的广泛认同和践行,也得到了不少社会公众的认可。

  从空间看,生态安葬包括宏观的生态墓园、中观的生态墓区和微观的生态葬式,生态安葬对公墓各层次的功能发挥及其形态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对公墓的发展走向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年死亡人口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对公众“死有所葬”的社会保障模式。

  遗体与骨灰的处理,总要依赖土地、生态环境等各种资源。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殡葬“二次革命”理论,对中国殡葬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二次革命”理论只强调了不保存遗体及不保存骨灰,而没有回答不保留骨灰后应该保留什么的问题。人类的安葬活动成为了消耗稀缺资源、又费人钱财的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沉重的负担。把负担转化为资源的出路在哪里?生态葬式创新如何在殡葬艰难转型中走出一条新路?生态葬创新的理念和趋势如何?

  趋势一:从单纯关注自然生态向文化生态方向转变

  多数城市公墓关注自然生态建设,形成由“点”“线”“面”构成的“绿地自然生态”系统。首先是在墓区内一般均有比较均匀的绿化,例如一墓一树,即所谓的“点”;其次,在办公区、生活区设置公共绿地,例如人流集中地设有花园,即所谓的“面”;再次,通过道路、墓区间隔、防护等的绿化,即所谓的“线”。由“点”“线”“面”构成的“绿地自然生态”系统,主要目的是方便人们殡葬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自然生态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生态安葬的原动力,其强调的是以植物为主要材料,并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审美意识出发,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提高人们的自然志向,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安葬价值取向和安葬行为模式,引导一种健康、文明的安葬消费方式。

  文化生态观是对自然生态层次的生态观的突破,骨灰和生态植物本身就是文化载体,是一个远没有被充分开发的文化载体。只有从文化层次上理解生态安葬,才有可能真正“超越”“两个极限”(土地界限、生态极限),使节地生态葬具有久远的文化价值。

  节地生态葬以文化特征分,有单纯型节地生态葬、景观型节地生态葬和文化型节地生态葬。单纯型节地生态葬只是单纯的在安葬的过程中注意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安葬方式。景观型节地生态葬则具有审美和生态特征的景观的生态形态,它是美的,体现了当下人们审美价值和文化情趣。文化型节地生态葬则是集生态、审美和文化为一体的安葬方式,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的安葬行为,不是简单的遗体(骨灰)的处置行为,而是一个文化行为。如果不在文化高度去突破安葬难题,将广大公众的注意力从对墓碑高度的关注、对墓穴大小的关注转移到留存逝者的人生文化上来,大力推行文化型生态葬,那么单纯的生态化就会遭遇瓶颈。

  (一)将文化融入自然景观

  植物、绿化是“形”,而文化是“神”,通过形神兼备的设计,可使其人文特点、殡葬行业特点通过绿化的外部表现得以体现。生态葬应该把握住中国传统的优秀殡葬文化,营造葬式、墓区的文化气息,丰富内在的韵味,反映出传统的孝道、厚养薄葬等主题,并使之符合当代殡葬改革的精神。许多植物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饱含文化”的。

  有“纯是君子,绝无小人”之兰,有“迎得春来非自足”的迎春等等,生态葬式设计、生态墓区规划可以借助植物本身的“比德”来传递,例如以教师为主的墓区,可以配以桃、李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二)把公墓建设成为人生文化场所

  历史已经证明,人类的安葬行为,不是简单的遗体(骨灰)的处置行为,而是一个文化行为。人是文化人。人们之所以要花大价钱保存逝者的骨灰,也在于它是“有故事”的。这些故事,正是人生文化的反映。文化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这个人之所以不是他人的本质属性。人去世后,留下的最有价值的,既不是物质财产,也不是遗体或骨灰,而是用了一生的心血所创造的人生文化。现代安葬设施不应只是保存遗体、保存骨灰的坟地,而是保存人生文化、展现人生精彩的人生文化高地。如果不在文化高度去突破安葬难题,大力推行文化型生态葬,那么单纯的生态化就会遭遇瓶颈。

  这是一个重大的殡葬变革,使安葬过程更加凸显生命的尊严,将安葬过程转变成为生命文化教育过程,弘扬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提高生命文化教育的感染力。一旦人们把关注度从用大碑大墓保存骨灰转移到保存更多逝者人生文化的时候,公墓必将成为风景优美、文化富有的文化生态园地。

  趋势二:从分散型节地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生态葬也可按集约化程度分,有分散型生态葬和集约型生态葬。集约型生态安葬是指随着死亡人口的不断增加,在现有殡葬用地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在同等条件下,与单纯分散节地生态葬相比,土地利用效率更高的安葬设施和安葬方式。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时段、对大量用于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城市土地进行集约配置和高效使用。概括而言,它具有三种实现途径:

  (一)复合多种功能,即单一功能分别需要大量土地,通过在一定量、可利用土地上对多种功能进行组合,达到土地利用总面积节约的目的。

  (二)空间多层利用,即从土地的三维空间出发(包括地下部分),在尽可能小的地块上实现尽可能多的利用目的。

  (三)利用强度,即增加空间利用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相对而言,分散型生态葬从功能上讲是单一,从空间的角度是分散,从利用强度上看是浪费的。

  集约型生态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复合多种功能

  集约型生态葬,土地资源要进行“多功能集约利用”,公墓不仅应该具有基本的安葬功能,更要具有“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闲功能”,本来实现每个功能分别需要大量土地,但现在生态公墓实现多种功能,功能的叠加,可以实现公墓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2.空间多层利用

  集约型生态葬,要充分利用立体式殡葬用地模式,采取壁葬或家庭葬等方式,通过向上层或者下层要空间,提高公墓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使单位面积土地可入葬更多的骨灰,以达到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价值的目的。

  3.提高利用强度

  由于受千年传统习俗的影响,公众不愿意接近安葬设施的心理严重存在。台湾学者将其纳入“避邻设施”的范畴。研究发现,在墓地周边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负魅场”,从而使周边土地失去了最佳的利用机会,因此,出现“小墓地,大浪费”现象。集约型生态葬提高公墓的空间利用强度是指改变墓地布局上的星星点点的散乱布局,改变公墓“小墓地,大浪费”现象,提高墓地的使用效率。

  趋势三:从传统安葬方式向广泛运用新科技方向转变

   (一)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葬式管理中的应用 

  采用生态葬式,一旦人的骨灰与多种植物景观相融,旧式碑墓即行消失。但人们依然要知道逝者入葬何处,此时,运用高科技的地理信息系统就十分必要。这种系统,不管骨灰入葬何处,或深,或浅,或翠竹下,或山石中,都可以准确定位,同时,还可以将逝者的各种信息(包括人生小电影)显示出来,比墓碑所显示的内容多得多。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开发基于 GIS(地理信息系统) 的公墓墓穴管理系统,利用 GIS 的三维显示和管理,实现对墓穴,特别是草坪葬、树葬的墓穴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更好地开展生态殡葬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二)射频技术在骨灰存放管理中的应用

  一般骨灰堂都有大量的骨灰盒寄存,他们不但数量庞大,而且有时需要取出进行祭扫。利用射频技术可以把所有存放骨灰盒内部贴上带 RFID 芯片,芯片内存有该骨灰盒所属人姓名、年龄、死亡日期,存放家属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当有家属要取走寄存的骨灰盒时,库房门口的读写器可感应到骨灰盒内部的芯片信息,自动相连到电脑数据库。除了对骨灰寄存可采用该方式外,同样,也适用于公墓对墓区产品的识别和防盗管理。

  (三)数字技术在保存人生文化中的应用

  对逝者的纪念,大多数地区经历了从保留遗体转化为保留骨灰。当前,如何进一步改变殡葬习俗,引导公众从“保留骨灰实体”为主而逐步转化为“留存人生信息和文化”为主,这将是模式和理念的巨大变革和创造。

  二维码墓牌。运用了二维码技术和移动互联新技术,以电子数据方式,将逝者的一生光辉历程,通过文字、视频影像资料予以长久保存,具有较强的追思功能、人文纪念功能,以及生命教育功能。二维码墓牌的运用,有效提高了人们对生态葬的接受程度,提高了生态安葬率。

  对于生命的自然属性而言,形体的消亡不可避免,通过收集逝者生前的影像资料和家人对逝者生平故事的口述,制作影像化的“人生传记”,将其人生文化加以保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人死后的“永远保留”的企盼。使生者在对逝者的怀念和追思中不仅表达哀痛,更能感悟到生命价值和意义,提升殡葬活动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