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我愿化作一棵树,站成永恒......”2024年3月31日,恰逢春雨霖霖,鄞州区省级树葬示范点第十届树葬共祭仪式,在浙江省殡葬协会的大力指导下如期举行。树葬不仅是殡葬业保护环境的举措之一,也是移风易俗的多重体现,悲伤不可避免,但我们立求形式清新温馨,迎合故人浪漫的情怀以及博大的胸襟。本届共迎来35位树葬先行者,现场,省殡协领导致辞缅怀和倡导;钢琴演奏舒缓悠扬,诗歌朗诵情真意切;家属参与感十足,培土,撒花瓣,系寄语卡、黄丝带和千纸鹤;发放树葬证书。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让子孙后代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见花香。” 鄞州区省级树葬示范点于2018年由鄞州区民政局投建、同泰嘉陵承建,期间,离不开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并屡次亲临见证、缅怀、倡导。足以见得国家和政府推动绿色殡葬新风的决心。
自开园来,十届共148位树葬先行者,他们生前的故乡各异、阅历不同,最终选择同样的百年归处,归根于此,他们崇尚自然,献身殡改,他们终将与自然融为一体,永垂不朽!
各界追思 诗乐倡礼
献花篮
浙江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省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丁小策,省殡协常务副会长、同泰嘉陵董事长沙力整理挽联。
默哀
本次活动的指导单位浙江省殡葬协会会长、浙江省民政厅原副厅长余强致辞中强调,“树葬让人与自然在生命的终点和谐共生,营造了绿色、环保、文明的悼念空间;倡导人们认知生命、珍惜生命、致敬生命。宁波市的生态节地葬结合自然生态和人文特色,紧紧围绕惠民、文明、绿色、科技推进现代化殡葬新风尚的建设和传播”。并表示,希望同泰嘉陵始终坚持公益属性,深化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好宁波殡葬绿色金名片。
国家级主任播音员、鄞州广播电视台资深新闻主播、宁波市朗读联合会副主席姜琴,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宁波市文化馆阿拉现代乐团团长、宁波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著名钢琴演奏家董庆德,携手带来诗歌朗诵和钢琴弹奏。姜琴女士分别朗诵两首诗歌《树葬》《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家属代表龚女士发言
缅怀仪式的尾声,来宾双手合十,一起祈愿树葬精神永恒,树葬先行者不朽!愿祖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家属抚摸着纪念墙上的故人姓名,久久不愿离去
春华秋实此后都为温情悲欢,在寂静无眠的时刻,雨滴石阶的深夜,亲人们听着风雨掠过树叶,仿佛感受到了大树浑厚的呼吸;或是久久凝视叶脉,似乎是在注视他的血管或发丝……然后想起从前的点滴,从而释怀、珍惜,带着记忆勇敢生活下去。
依次向树葬纪念碑敬献花朵
桂花树下的安放仪式
在缅怀共祭仪式结束后,大家一起护送树葬先行者安眠桂花树下。龚女士带着女儿,陪着母亲一起来恭送父亲,提起父亲眼圈微红,“父亲生前是一个低调务实的人,追求简单干净的生活方式,不爱排场,尽量不麻烦打扰他人,他是一个值得我们爱戴的人。”
在得知,树葬的方式并非龚老先生的遗愿,又不得不被她及其母亲的勇气和开明打动,“鄞州区省级树葬示范点开园不久,我母亲就已经来参观过同泰,顺便知道了树葬。父亲因病走的很突然,我们了解过很多墓葬方式,在做决定的时候内心也在纠结,但是我后来发现这里的员工不仅仅在清明送至这种祭扫高峰时候打扫管理,这里环境优美,加之对父亲为人的了解,因此我和妈妈一致决定让父亲与山水为伴。”她释然地笑道,“我不怕别人议论,但是不放心父亲躺在乱糟糟的地方,他是那样一个干干净净的人。”她妈妈接过话,“人生来去不过如此,过好自己的,我以后也要选择树葬。”
版权所有 © 2025 宁波市殡葬协会 浙ICP备2022035342号-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