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21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同时,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213)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各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作出正确选择,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这一倡议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2.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21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既有认知上的误读,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加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和平发展道路可以走得通。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内。
(215)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逐步形成的。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的旗帜,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3.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216)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217)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必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打造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运筹好大国关系,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至关重要。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熟、稳定、自主、坚韧,是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对大国关系,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要始终以互信为基石,筑牢彼此战略依托,拉紧共同利益纽带,夯实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础。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重要关口。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两国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找到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要从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大方向和主基调,相互尊重,排除干扰,继续推进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建设。金砖国家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积极、稳定、建设性的重要力量。要同金砖国家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巩固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架构。
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视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为己任。要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4.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218)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潮流,人们对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和平稳定、推动文明进步的渴望更加强烈、需求更加迫切。与此同时,天下并不太平,团结和分裂、合作和对抗的博弈较量日益突出,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安全挑战、促进文明互学互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增添更多正能量。
(219)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发展鸿沟进一步拉大,促进全球发展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二〇二一年九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加快落实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共创共享和平繁荣美好未来。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一百多个国家响应和支持,正在稳步推进落地落实。要塑造有利发展环境,提振发展伙伴关系,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220)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唯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克时艰,破解安全治理难题。二〇二二年四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中国坚持积极参与全球安全规则制定,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见效,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221)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二三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国的事业是得到世界人民支持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中国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推动开创共赢共享、发展繁荣、健康安全、互尊互鉴的美好未来。
5.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222)二〇一三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这一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一带一路”倡议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根植历史、更面向未来,源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
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这一倡议的核心内涵,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这一倡议的最高目标,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223)“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给地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推动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几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正在合力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夯实发展根基,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全面强化风险防控,注重加强统筹协调,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国际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针对谁也不排除谁;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不是这样那样的所谓“陷阱”,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
6.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
(224)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符合各国普遍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破解治理赤字,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225)完善全球治理,推动世界各国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嬴,除了加强多边合作,没有更好的选择。多边主义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多边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商量着办,要按大家同意的规矩办,要兼顾各国利益和关切。当前,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冲击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多边主义。
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以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
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7.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要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
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别国面临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
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世界各国一道,齐心协力、不懈奋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张洁
版权所有 © 2024 宁波市殡葬协会 浙ICP备2022035342号-1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