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由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宁波市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交响人生,律动百年——甬籍著名指挥家、中国电影音乐奠基人之一姚关荣先生落葬仪式暨‘音乐宁波帮纪念园’开园仪式”于同泰嘉陵圆满举行。仪式上,大家同家人共叙回忆,小提琴致敬演绎,寒冬虽至,大家心中充满热忱和敬仰,温暖游子归乡之路。
欢迎回家
来自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宁波市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宁波大学音乐宁波帮研究中心、宁波晓平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宁波音乐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知名黑胶唱片收藏家、著名作曲家周大风故居、浙江大风艺校宁波分校的社会各界代表,以及姚关荣先生祖籍北仑大碶塔峙岙村和东岙山村的乡亲代表出席了今天姚老落叶归根的追思仪式。
音乐宁波帮纪念园迎来首位甬籍音乐名家
姚关荣先生之子姚迈、侄子姚小俊为其艺术纪念碑揭幕
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夏秋耘,宁波音乐家协会北仑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唐文虎,宁波市政协常委、宁波市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院长、同泰嘉陵董事长沙力,宁波大学音乐宁波帮研究中心副主任、音乐学院教授、宁波晓平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浩杰齐为“音乐宁波帮纪念园”纪念碑揭幕。
“音乐宁波帮纪念园”由著名国际设计师甘锦奇设计并命名为“音乐树”,纪念碑由宁波市文联原主席邹大鸣题字,是同泰嘉陵继“浙东抗战老兵园”、“宁波荣誉市民纪念园”、“甬籍院士陵”、“四明丹勋园”之后兴建的又一处人文主题园,是甬籍名人“归根工程”的重要组成,这里将承载漂泊异乡甬籍音乐名家的“集结”,为宁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平添“音乐宁波帮”的人文纪念空间。
家人为姚关荣先生奉花净碑
落叶归根是他的夙愿
生前多次回到家乡北仑寻根问祖,家乡人以故乡的风俗迎接他和家人,翻腾的舞龙喜气洋洋,现场制作特色小吃回味无穷,他和妻子吃着热腾腾的宁波汤圆,不禁哽咽泪目,“从小就知道阿拉是宁波人,老家就在现在的北仑大碶。我父亲平常说一口石骨铁硬的宁波话,所以我的话里也掺杂了宁波口音。”
2019年2月24日,他在宁波大剧院“春天的祝福——献礼共和国70华诞音乐会上,饱含期待地说,“我已经83岁了,但我好像还能干些什么。我会努力,过几年再带新的作品向家乡人民汇报。”当时他带着《第一交响曲》回故乡首演,并打算带回更多的惊喜。然而他食言了,我们没有任何人忍心责备他,在健朗气质背后是他与癌症抗争十多年,留给故乡人无尽惋惜、遗憾,但亲属、朋友和故乡没有忘记他的遗愿。
同泰嘉陵董事长、音乐宁波帮纪念园的筹建者沙力讲述与先生的因缘际会
我与先生相识于2017年5月,当时甬籍近现代音乐名家成就展暨沈浩杰先生音乐名家研究成果展在甬上名人文化研究院逸仙楼举行。在同泰嘉陵有书画、影视、商界等各个方面的宁波帮人士,薪火相传,或许可以把音乐的“土壤”根植在宁波的土地。我提出了音乐纪念园的设想,并邀请包括姚关荣先生在内的音乐名家及后人来园参观。再到2018年的音乐宁波帮大会,正式拉开了宁波打造“音乐之城”的序幕。
2019年,姚先生再次参观同泰嘉陵,开明且豁达地说过,经典的音乐《安魂曲》就是和殡葬相关的,音乐是一种慰藉人心、共鸣共情的生命文化......姚先生表示了希望在同泰嘉陵长眠的愿望。才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音乐宁波帮纪念园的雏形,我想姚主席作为第一位归园的音乐名家,极具代表和象征意义。
宁波大学音乐宁波帮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浩杰教授是姚关荣先生在故乡的主要联络人,也是姚老的忘年交,表示沉痛缅怀
姚老作为第一位入园的音乐名家,他一定会幸福地含笑九泉,姚老不会寂寞的,因为他是躺在故乡母亲的怀抱,并且家乡人民和所有热爱他的人们会永远的怀念他,常来看他。
姚老是爱国、爱党、爱乡的楷模,冲锋的旗帜,他的精神也将激励我们后人为党、为国、为乡作出应有的贡献。
姚迈先生致答谢辞
2021年5月26日清晨,父亲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安静地离开了我们。父亲在与病魔斗争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他挚爱的音乐事业,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每天都在书房工作,座椅上、书桌上,到处堆放着他正在书写的《第二交响曲》草稿,他用生命热爱着交响乐,直到生命的尽头。
作为宁波人,父亲对家乡充满了深情,每次来宁波,受到了各级领导、朋友和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每次谈起宁波,都怀着感激之情,那是他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宁波作为父亲的故乡,也是他永远安息的地方。
出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姚关荣小时候便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随着父母碾转于湖北、云南、上海、福建。虽然家中只有父亲会弹中国传统乐器月琴,但姚关荣却在抗战音乐的熏陶中埋下了音乐的种子。1940年在云南昆明时,只有5岁的他在街上跟着游行队伍昂首阔步地高唱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没错,可以说国歌是先生的音乐启蒙歌曲。少年时代,他亲眼目睹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席地而卧不扰民的一幕,并为此深受震撼。
在先生生前几年里他回到家乡的次数愈加频繁,除了音乐会,其他各种邀约,他都应允出席。他说自己是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者,时刻不忘要用自己音乐专长和才华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育恩情,“我当年出国留学一年的费用,相当于18个农民辛苦劳动一年的收入,这份恩情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呀!”
大碶塔峙岙村和东岙山村的乡亲代表和姚关荣先生的家人依依话别
姚关荣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公派赴欧洲留学的指挥家,也是中国电影音乐指挥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导创建了深圳交响乐团,是第一位率领中国乐团登上柏林爱乐音乐厅、布拉格斯美塔那音乐厅的中国音乐家。指挥过200多部电影音乐,曾获得“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 。
任中央新影乐团和中国电影乐团首席指挥长达20年的姚关荣,和上影的陈传熙、长影的尹升山一起成为中国电影音乐指挥领域功勋最卓著的指挥家。作为中国电影音乐指挥元老,姚关荣指挥的电影音乐《地道战》曾创下收听人数的吉尼斯纪录。他也曾担任《野火春风斗古城》《少帅传奇》《蹉跎岁月》《怒潮》《寒夜》《侦察兵》等经典爱国主义影片的音乐指挥。从某种意义上说,姚关荣是中国电影音乐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人物。
姚关荣
(1936.02.15—2021.05.26)
原籍宁波镇海(今北仑大碶街道),国家一级指挥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54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次年公派留学德国,1961年毕业于莱比锡高等音乐学院。回国后任中国电影乐团(原新影乐团)首席指挥,期间录制影视作品两百多部,其中,他指挥的电影《地道战》音乐更具广泛影响。1978年起应邀指挥了中央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国内各大交响乐团,并多次受邀出国演出访问,指挥了德国科隆广播乐团,列支敦士登室内交响乐团,纽伦堡爱乐乐团。1985年南下广东,主导深圳交响乐团创建并担任首任首席指挥。
姚关荣创作有音乐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译著《配器法》等。2016年,以八十岁高龄成功登台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2019年,登上故乡舞台,指挥宁波交响乐团演出《春天的祝福——献礼共和国70华诞》,并首演《第一交响曲》。
姚关荣曾获“国家文化部交响乐指挥优秀奖”,“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特别贡献奖”。曾任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音协主席,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来 源:宁波同泰嘉陵
责任编辑:张洁
版权所有 © 2025 宁波市殡葬协会 浙ICP备2022035342号-1
联系我们